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要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深圳市中农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农化肥)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这不,最近给广东省惠东县的马铃薯种植户请来一位“洋专家”——荷兰易普润国际公司首席农艺师劳伦特(laurent)博士,在田间地头办起了“科技大课堂”,将国外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技术、理念等带给农户,帮助农户实现技能和收入双增长。
农户:“这个洋专家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惠东县稔山镇农户罗汉稳在稔山大墩村种植马铃薯很多年了,得知有马铃薯“洋专家”到田里给农户们授课的消息后,他早早就来到了地里。
劳伦特在肥料研发、植物营养以及马铃薯种植技术研究上有20多年的经验。专家一到,罗汉稳马上就拿着一个有问题的马铃薯向专家提问。
“这个马铃薯表面有很多老人斑,我认为是它生长的时候旁边的化肥靠得太近,然后有点烧伤,这样就感染到马铃薯的表皮,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罗汉稳急着问道。
劳伦特回答道:“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施肥有关,也可能与病害有关,灌溉、给水也有可能造成这个问题。某些情况下,还应考虑种植中硼的量,施用硼的量,同时还要考虑微量元素。就您的这个马铃薯出现的问题来看,我认为主要原因不是马铃薯和肥料直接接触造成的。”
在现场,劳伦特向前来听课的村民们通俗易懂地讲解了马铃薯田间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和方法。
劳伦特指出,当地采用的“稻-稻-薯”的轮作方式值得推荐,但是用肥方式值得探讨。根据目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当地底肥过重,追肥过轻,叶面肥施肥重视程度不够,后期土壤水分湿度控制不是很到位等。
罗汉稳满意地总结了一句:“这个洋专家讲的内容很实用,不管是对施肥,还是病虫害防治,对我们的帮助都很大!”
深圳中农化肥:想农户所想 急农户所急
惠东县作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反季节马铃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5万亩之多,马铃薯也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种植年限越来越长,过去不合理用肥用药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加之近两年天气的变化异常,今年当地马铃薯的整体长势和收获都难以和往年相比。
这段时间正是惠东县各地收挖马铃薯的高峰期,农户们对挖出来的马铃薯出现的问题搞不清楚原因,心里很着急。
基于这种情况,深圳中农化肥联手易普润中国公司到田间地头给农户做服务。
易普润中国公司特别委派具有多年马铃薯研究工作经验的荷兰易普润国际公司首席农艺师劳伦特博士来到惠东,实地考察当地今年出现的情况并现场给出指导意见。
深圳中农化肥是荷兰易普润产品在广东省的总经销商,深圳中农化肥总经理练子贤表示,深圳中农化肥一直扎根于老百姓之中,为农户提供最新的施肥理念,最合理的施肥方法和技术以及最适合当地使用的产品。
练子贤还说:“根据最近几年当地土壤和作物出现的种种情况,我们公司也正在整合产品,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情况下,摸索适合当地的作物营养套餐。这也是我们联手荷兰易普润的原因之一,就是看重了易普润有完整的产品链和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
益普润:把先进技术和产品引进中国
荷兰作为世界马铃薯行业的领导者,不管其育种、种植技术以及单位面积产量都是世界首屈一指。
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经济处处长bertrille snoeijier女士一同参与。bertrille女士表示惠东马铃薯种植面积很大,品质也非常不错,但是种植规模和水平跟荷兰还有很大区别。荷兰马铃薯的种植规模更加集中,标准化程度很高,同时还非常重视土壤和环境的保护。
另外,bertrille女士还仔细询问了马铃薯产量、销售价格、主要销往的地区以及马铃薯的深加工等问题。
这次“田间课堂”结束后,以后还会有吗?荷兰易普润中国公司华南技术经理赵志的表态让在场的农户们吃了定心丸。
他说:“我们会把这种农化服务的形式常态化,把更多的先进种植技术和理念引入国内。同时我们也会提供非常好的产品,来保障马铃薯种植户的总体收入和收益,让马铃薯这个产业更好地发展。”